为何家中要有几件红木家具?
更新时间:2015-12-25
盛世收藏乱世金。作为经典的中式家具,红木家具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领导在多个重要场合下,对中国传统家具,如交椅、圈椅、皇宫椅、条案、木雕作品等的展示,让投资收藏红木家具不仅是具有升值价值,更大层面具有了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家具文化的作用。下面谈谈为什么家室要有几件红木家具?
理由一:传统文化的信仰,深沉高雅的品味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充满浮躁与紧张,人们下班回到家中,心中渴望的是自然、恬静的氛围,于是怀旧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将古典红木家具置于我们的家居空间,可以营造出一份休闲自然,同时引发思古之幽情。某种意义上讲,古典红木家具已经不单单是一件实用物件,而是被赋予一种审美理念,进入鉴赏领域,成为了艺术品类。
与此同时,古典红木家具还具有升值期望。有的家具像时装,流行过后便无人问津,有的家具则具有流行的延续性。不管潮流如何变,它从不因年久而遭人弃置,不因陈旧而贬低价值,甚至是愈年久愈有收藏价值。因此古典红木家具具有超越时代的收藏价值。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上升,人民生活富裕了,有能力购买价格高于一般家具的古典红木家具,于是形成了一个消费群体,而这个消费群体对古典红木家具的文化也有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红木家具的审美功能在逐渐提升。
古往今来,某个时期的某种景象,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风尚,本质上都离不开文化的根基。红木家具作为一种器物,不仅仅是单纯的日用品和陈设品,它除了满足人们的起居生活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木家具与人体力学、彩绘艺术、雕刻艺术等,都融合在了一起。
举个例子,家具的装饰题材,往往生动形象地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明式家具在选材上,多用天然的优质木材,它质感精致细腻,色泽深沉雅致,有一种浓郁的书卷气。这当中,紫檀木色调深沉,色性偏冷,由于适宜精雕细琢的装饰工艺,所以比较能迎合一些讲排场、崇尚豪华、追求富丽的达官贵人们的宠爱;而在纹饰上,古人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的美好意愿相结合,用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寓意将吉祥物、吉祥图案贯穿于家具设计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祥瑞观念。
另外,很多在造型上也有讲究,比如“竹节式官帽椅”,四四方方、板板正正,也许坐起来不是很舒服,但它表现出“坐要端,行要正”的礼仪风范,同时寓意着升官发财、节节高升。总之,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载体。在古旧家具上积淀着中国古老的造型艺术、装饰工艺、地方风格以及民俗文化的历史轨迹,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对古典红木家具的鉴赏与品味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动,感受遥远年代的动向和沉思,这使人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对古典家具的亲近。
那经过历史提炼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岁月涤荡过的丰富生活痕迹,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回味。从明式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那个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可以想象当时的家具使用环境和家具使用者。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时期,虽然当时北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战乱不断,但在远隔硝烟的南方地区,却在大肆兴建民居、园林、宫廷,同时大量生产家具,于是造就了那个时代家具的辉煌。私家园林是文雅之士的文化社交场所,因此在建造园林、制作家具中,其风格往往是按照文人的审美观念来设计和表现的。家具的使用最初主要是祭祀神灵和祖先,后来逐渐普及到日常使用,但只是局限在有权势的贵族阶层,也就是说它始终是与严格的传统礼制风俗和尊卑等级观念紧密结合的,而家具的造型、质地、装饰题材,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名分界限。
从传统古典家具,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日常生活及家具使用情况,通过古代家具的种类、造型、纹饰的变化,又可以深刻认识家具的发展过程、使用习俗和社会风尚,如当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审美观念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等。总之,中国古典家具史绵延几千年,俨然是一部“家具断代史”了。
红木质虽坚、体虽沉,却不及历史与传统赋予它的凝重与深沉。红木古典家具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文化形神难离、相聚融会。红木家具的历久弥新,表达着人们对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怀旧。被现代流行家具包围的现代人,在家居里摆放几件红木家具,可重新审视着虽远犹近的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重新搜寻着被历史岁月模糊的记忆与冥思,这种不俗的品味无疑是深沉而高雅的。
理由二:经久耐用,中国国粹
为什么红木家具可以经久耐用?近几百年的中国,有两件东西被海外华人视为国粹:一是京剧艺术,二就是红木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自明末进入技艺之巅峰。此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如今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举世公认,日久弥香。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灵魂就是榫卯结构。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这种传统的民族制作工艺正是海内外人士追捧的原因。
其一,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另外,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其二,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纯正红木家具虽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但难免会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某一根枨子折断了需要更换等。用铁钉连接的家具,做这处拆卸更换就不像榫卯结构家具来得容易。
其三,榫卯品质高。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这一点木工师傅都非常清楚。而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可以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这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增值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理由三:保值增值,世代相传
红木家具不仅实用,还保值增值,将红木家具摆在家里,不仅显得有档次,真缺钱时变现金也很方便。不少红木专卖店里销售的红木家具都是有保值保障的,一般购买红木家具后,若用了一段时间后,款式等各方面不喜欢都可以到购买的专卖店等价换购其他款式红木家具,或是专卖店按购买价原价回购,红木家具不管用多少年都不会贬值,还会越用越新且涨幅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红木家具还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从古至今,不少人就将红木家具当做礼物和财富留给后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在中国土地私有制时代,在那时候的人认为留给儿孙恒产(指不动产,房屋田地)是最可靠的遗产。儿子再不孝再败家也有一屋一地可续生计。而现在公民只能拥有不超过70年的房产使用权,恒产继承的地位一下子被削弱很多。
那拿什么留给儿孙?货币贬值是众所周知的趋势,那就留硬通货——黄金,给儿孙吧。可惜问题又来了,如果家门不幸,出个不孝子,给其多少金银财宝也会败光光。而且中国遗产税即将呼之欲出,房产及货币黄金都会成为遗产税的征收对象。这也是为何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喜爱收藏?
其原因不乎有三:一是自己爱好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二是想给后人留点带自己纪念意义的东西;三是希望能够保值增值免税,为后人留下一笔财富。
在收藏中,古玩,字画等已经门道太深,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而红木家具除了有国标树种更有技术生产规范,无疑是未来一种最稳定最安全的收藏投资。为儿孙留下几套精美的红木家具,不但是一笔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更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增值财富。
但话还是说回来,留给儿孙东西当然不是希望他们有朝一日拿去变卖,而是希望他们能守住和珍惜。如果出了败家之子,黄金白银,古玩字画易于变现说不定用钱一急眼就拿去变现了。但红木家具就不一定,毕竟有体量在那里,又是代代相传,自然而然有感情因素,在多大的困境面前,说不定后人抚摸这些家具睹物思人就会想起上辈人的谆谆教诲,立刻受到激励,更加努力不懈勇敢坚定面对困难。
所以说,留一套红木家具给儿孙,不但是物质上的财富,更是精神上的财富;留一套红木家具给儿孙,是对儿孙们真正的爱,胜过万千金银财宝;留一套红木家具,就是家谱家训最好凭证,不但体面,更是让儿孙们铭记祖辈们曾经努力的成果。
【结语】
传统红木家具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在欣赏和使用了现代工艺的家具以后,逐渐发现和体会到了中国红木家具的魅力所在,她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她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供你使用;同时更是一件艺术品,供你欣赏;进而可能是一件收藏品,具有收藏价值。
在家室摆放一套红木家具,通过欣赏她们,从中可以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古人的智慧。就像品味中国的四合院,中国的建筑,中国的瓷器,中国的旗袍,中国的茶道一样。可以几代传承,世代传承,让人震撼,让人振奋。